学习 体会 反思
——参加省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学习体会
信息来源:金阳小学 纪彦芳      发布日期:2014-12-9

广东教育学会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于111314日在佛山举行,大会传递的教育国际化理念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我将这次参会的见闻、体会及思考汇报如下:

学习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和特征,是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是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加入WTO以后,教育的国际性色彩更加明显,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珠三角地区顺应国际化教育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成立了第一批“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共三十二所。这些学校着力于“放眼全球,融会中外”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上引进和融合外文教材和课程,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校本课程,开设了诸如“国际课程、科学类校本课程、人文类校本课程、创新实践类校本课程、领袖气质培养类校本课程”等;在教学模式上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学习共同体”,如在佛山市实验学校观摩了两节别开生面的课,科学课《沉与浮》及作文课《鸡蛋的奥秘》,这两节课都在传递这样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成长,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评价上细化完善学生的评价体系,如佛山外国语学校提出的每个学生的“十个一”培养工程:“能写一手好字,有一本优秀作文集,掌握一项健身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精通英语并学一门第二外语,每月读一本经典书籍,每学年做一次班级或校级演讲,组织一次大型活动,经历一次生涯成长(海外)拓展实践,有一项小发明、小制作或写一篇科技论文”。这些学校重视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精致、人性化,大课间活动组织科学合理。一些学校还设置了“国际部”,聘请外教,通过国际化的校园活动,如欧美亚国家夏令营、交流访问、游学体验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升学方面,多途径结合,比如:初中的学生实行双轨制,必须参加统一的中考,高中的学生实行单轨制,通过A-Level国际课程考试,直接报考其他国家的大学。

体会

1.正确理解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教育国际化是指:第一,教育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外界,使他们能够掌握世界的先进文化体系,为他们作未来世界公民做好准备,同时也要为他们参与世界竞争、学会交流与合作打好基础。第二,教育必须使本民族文化主动辐射出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经验,加强与国际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本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大的发言权打下基础。第三,教育国际化必须走引进与输出相结合的道路,即外国文化的本土化与本土文化的国际化相结合。

 2.合理性理解教育国际化

(1)培养人才的合理性理解。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国际化的趋势。教育国际化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有国际化、开放式的意识和胸怀,应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结构,在视野和能力等方面具备国际化水准。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在将来全球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走向辉煌。(2)内容的合理性。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指增设有关国际教育的专业或课程的国际性内容以及对外国教育理论的合理性选择。任何国外教育理论的准确、完全地移植也是不可能的。每一民族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去穷尽所有的外国教育理论。中国教育在国际化大潮中,把握住教育国际化的度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教育只有牢牢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广泛吸收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技术与先进文化的最新成果融进我国教育之中,同时,又要勇敢地将本国优秀文化主动辐射出去,取得世界人民的认可。只有这样,中国教育才能在当今大市场、大背景、大创新的年代,满怀信心地走向世界。

反思

首先,教育应重新设置教育改革规划,树立新的教育目标,宣传新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课程改革上应开设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国际化教育要求我们注意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课程出现。

 其次,教育国际化将促使中国学校面向世界,重视借鉴、学习别国之长,把本国教育融入到国际教育中,这样会使得我国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世界知识和世界眼光,使得教育更适应当前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再次,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传统教育的继承、弘扬与现代化,在借鉴、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同时,把我国民族传统教育中的优秀因素也推向国际化的潮流中,使之成为教育国际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所希望和要求的教育国际化,是在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取得世界教育的认同,而不是教育的西化、欧化与美国化。